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奥数游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奥数游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父母如何言传身教,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出一个成绩优秀的孩子?
我是一位大学教授,在学业和学术的道路上能够走到今天,父母的教育起到了关键作用。回忆当年,父母貌似没有采用任何“科学方法”培养我,甚至一贯容忍我对玩的热情超过读书,唯一和“科学方法”沾得上边的就是以身作则。
童年的小饭桌,一生的大影响
我的父母都是农村教师,父亲后来成为农村基层干部。记忆中,他们几乎从不给我和我姐姐辅导过功课,也没有教过我们学习方法。
每天晚饭后,我们一家四口围坐小饭桌,我们姐弟俩做作业或者看闲书,母亲批改学生的作业,父亲看文件处理工作。
这样的场景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不仅是温馨的家庭氛围记忆,更是父母给我最好的礼物。
功课方面,我对孩子“无为而治”
常有朋友问,你当教授的,教小孩一定有啥高招。说来惭愧,待到升级做了爸爸,我也效仿父母“无为而治”。我常年读书、教书、写书,儿子打小就看在眼里。我从不担心他今后不好学,自己做好儿子的榜样才是关键。
儿子上小学前的晚上,我对他说:“读书是你的事,交学费是爸爸妈妈的事。我们各做各的事。”
我从不给儿子辅导功课,工作繁忙不是主因。给他辅导100道题,还会有1000道题,题目是永远做不完的。我内心有个小九九:网上那些小学奥数题,我这个当年的中科院硕士也不见得全部会做,何必破坏了孩子对我的崇拜感呢?
功课以外,我对孩子“婆婆妈妈”
儿子两三岁时,我常常带他看小动物,讲解自然界的常识;稍大一点,话题更加广泛,生活常识、社会的人情百态,自由落体、地球的公转和自转,中国史和世界史;上小学后,想到什么就和他聊什么,国家的治理形式、边际效益递减、汇率的决定因素,以及我的本行领导学和教育学;旅行中,讲解当地的人文地理,大学和各类博物馆更是必看项目……
生活即教育,我对陶行知先生的这句箴言深信不疑。在生活中,可以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地培养孩子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对大自然的探索欲、对生活的热爱,还能增进亲子关系,何乐而不为?
同时,我也鼓励儿子提问,甚至反驳我的观点。打电子游戏时,他和我讨论各种武器的火力特性。等他识字多了,提前设定一个题目(例如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影响),让他从网络查资料后再讨论。
对家长朋友们的建议
家长浑浑噩噩,孩子有远大志向的概率有多高?
家长从来不读书,孩子成为学霸的概率有多高?
家长是手机“低头族”,孩子不染上电子游戏瘾的概率有多高?
许多家长为孩子报各种培训班,盯着孩子做作业,宁愿吃着省吃俭用、劳心费力的苦,也不愿意享受自身求知的甜。大道至简,任何教育理念、科学方法,都不如家长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最早也是一生最重要的老师。对于懵懂的孩子来说,讲道理很难奏效,模仿父母的行为是他们主要的成长途径。教育孩子,先约束自己!
培养出一个成绩优秀的孩子,仅依靠言传身教,应该还不够吧。或者说,这对家长本身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即使有人分享这样的经验,对大多数家长来说,也没有多少意义。
我们都是芸芸众生,我们身上,总有这样那样的不足。诚然,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如果愿意学习并改变,自己也能获得成长。但这毕竟很难,先做好自己,然后去影响孩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孩子们并不能等。
因而,我是没有资格现身说法的。但我的同事,刘老师,一位四十岁的女性,她却有这样的资格。
刘老师有两个孩子,大的是女儿,已经读大二了。小的是儿子,今年读初三。我清楚地记得,那年她女儿高考,考了666分,非常吉祥的数字。最终选择了华中科技大学。
她的儿子,在我们学校读到初二,被华师一附中提前录取了。在我校就读的时候,全年级十三个班,九百多人,很少跌出前三名。事实上,只要不是第一名,刘老师就不开心,觉得儿子没考好。
孩子成绩好,将来有出息,这是最值得骄傲的事。大家都很羡慕刘老师,自然也免不了向她取经。
一般人认为,教师的孩子,普遍学习成绩好。因为他们懂得教育规律,有能力辅导孩子,也有机会为孩子选择更好的学校和老师。
这种说法,也不能说不对,但刘老师却不认可。她说,教育这两个孩子,她只用了两个字。
一个字是“严”,即高标准,严要求。另一个字是“放”,该放手时就放手,不把孩子管得太死。
从孩子生下来只有几个月,还在喝牛奶的时候,她就对孩子非常严格。如果孩子不好好喝牛奶,只要不是健康问题,她决不迁就孩子。不喝,就让饿着,饿得狠了,自然就会喝。
学步的时候,也是这样,刚能走,就放手,也不用什么学步带,跌倒了,让自己爬起来。只要不把孩子放置在危险的地方,尽管狠心点,这样孩子很快就学会了走路。
别人的孩子上小学,都是父母接送。她的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就是自己走路上学和回家。当然,她家离学校比较近,一路上也安全。如果没有条件,不可盲目模仿。
女儿上大学,也是自己去的,刘老师俩口子没送。不是不想送,是女儿不让他们送。女儿说:“这么大了,去上学还送,没必要吧?”
女儿十二三岁的时候,什么家务活都干,包括洗衣服、拖地、做饭。
至于学习成绩,刘老师说,一般情况下,她只对孩子提出明确要求,给孩子确定一个目标。除非是真正无法解决的问题,她不会插手。
孩子做作业遇到了难题,与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样,她不会讲解,而是要求孩子自己反复阅读教材,自己想办法解决。解决了,才许去睡觉。
因为从小放手惯了,孩子也不依赖父母,遇到困难,总是自己想办法。这样,孩子的能力就得以提高。
刘老师说,她这是懒办法。其实,根本不是。教育孩子的理念,我们多少都懂一些。最难的,不是为孩子付出多少时间与汗水,而是一以贯之地坚持做好一件事。
引导而不是扶持,放手而不是代劳,需要很多耐心。那些每晚辅导孩子的家长,看起来特别辛苦、付出很多。实际上,这是用身体的勤劳,掩盖意志的懒惰。
你给孩子把题目讲清楚,是代替孩子思考。久而久之,他就失去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他的上限,也许就是你的上限。
只要逼着他自己去思考、去解决,在这个过程中,他的能力才能得以生长。
这不但需要耐心,还需要坚强的意志。孩子都是父母心头肉,真要狠下心来,让他跌得脸青鼻肿,并没有那么容易做到。
刘老师做到了。言传身教方面,同样也做到了。这么多年来,她不打麻将,也没有别的不良嗜好,一心一意操持好自己的家。工作上,也特别上进、努力。
二十年前,刘老师师范毕业,交了一笔上岗费,教育局给她分配了工作。可是后来有了新政策,她那一批人,必须重新通过人事招考,才能入编。当时,刘老师教的是英语,但她所学的专业却是语文,按规定,她只能报考语文教师岗位。因为业务生疏,她失败了。
离岗后,刘老师抓住时机生了二胎。同时努力复习,在下一轮招考中,顺利考到了编制。在学校,她是教学骨干、最优秀的班主任之一。她的严谨认真,在同事中有口皆碑。
正是她的这些特质,影响到两个孩子,特别独立自主,有探索精神,有极强的自我管理能力,所以,最终两个孩子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奥数游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奥数游戏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