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凑奥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凑奥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26-15+37奥数怎么写?
本题可解答为:26-15+37=(13+37)-(15-13)=50-2=48本题解题宗旨是凑成整十整百数的数学原理,利用拆数组合法使问题简便化,让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培养善于动脑思考的学习习惯,培养用多种方法解答这类问题,拓展学生的思路和方法。
奥数算数48×48怎么算法?
这道题的算法首先用凑十法把48凑成整的50再减去2来计算,得到(50-2)×(50-2),即(50-2)的平方,然后按照平方差的公式进行代入运算,得50²-2×50×2+2²,按混合运算规律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计算,得2500-200+4,最后按先后顺序计算得原算式的答案等于2304。
奥数9793+354简便加法?
先说结果是等于11047。简便的计算过程如下:9793=9800-7,354=360-6,把题目里的9793+354进行简便化简得到9800-7+360-6,然后进行加法的交换运算得9800+360-7-6经过进一步化简得到11060-13,所以最后结果就是11047。先进行凑整数,把整数进行加法运算,然后减去凑的数求出结果
这道题的数虽然大但不难,加法的简便运算主要是,把接近整数的数写成整十整百的数进行计算,9793可以分解成9000+800,多加了7我们再减去7,就是9000+800-7,354分解成300+60-6,减6减7我们可以写成减10减3更简单,所以9000+800十300+60-10-3=10147
温州各地的小学生都在疯狂的学奥数,你怎么看?
这个问题我回答最合适了,我就是温州人,而且我的女儿已经学了三年奥数。这三年学奥数钱也花了七八万了,首先说说为什么要去学奥数,只有知道为什么要学奥数才会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疯狂现象。小学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课本上是没有教所谓的奥数,只有一个鸡兔同笼这个题目在奥数里算是入门级。等到了六年级上册期末各种私立中学 公立中学就会进行抢人模式,他们的招生条件就是奥数比赛排名。一般情况下一所小学他们会招排名前十位,这十位他们招过去和别的学校招过来的组成一个精英班。把他们学校最好的老师调过来重点培养,因为一直有这样的潜规则所有没有那个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儿女读普通班,就出现疯狂学奥数。
感谢邀请!这应该是地方现象吧,一出现疯狂这词,那就代表不理性了!奥数本身没有错,在其他国家,他们也学习奥数,就像国内舞蹈,跆拳道,编程类兴趣班一样比较纯粹。舞蹈班也很多人报名,为什么不被拿出来讨论“谁哭?谁笑?”呢?下面个人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对奥数的怨念做下阐述,欢迎指正,共同探讨。
奥数只适合少数孩子
的确数学竞赛能拿到奖项的的确占很小比例,高考进名校不也是这样吗?奥数本身意义我想是培养孩子数学兴趣和思维,建议以孩子本身基础和兴趣为主要参考,理性对待。如果回归它本身的意义,我认为都可以学一些。动动脑总比拿着手机玩游戏强吧!
奥数都是难题怪题
其实如凑24点,数独,扫雷游戏不但是益智类好游戏,也包含一些奥数考点。比如凑24点,四个数通过四则运算和括号,使结果等于24。在孩子二年级的时候就经常和他一起玩。强化了孩子计算能力,也是很好的亲子互动,还能锻炼一题多解能力!
奥数就是记知识点
这就是教学方法的问题了,死记硬背公式,我觉得这样没有任何意义,要真正去理解了转化为自己的数学思想,才能应对题型的变化。下面是我的教学方法:
① 植树问题
如果用手指和手指缝来帮助孩子去理解棵树和间距数的关系,我想他会更容易记住!
② 等差数列问题
通过外星人图法利用等量关系:两项差=两项之间公差数×公差。比较直观解决大部分等差数列求项数,求公差,求某一项问题。不用记公式!
奥数是家庭负担
这个嘛,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免费学习小学奥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凑奥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凑奥数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